2025年7月,再质押赛道两大龙头项目EigenLayer与Ether.fi相继宣布战略调整。Ether.fi转型加密新型银行,EigenLayer则裁员25%聚焦EigenCloud开发。这一动作引发市场对再质押赛道前景的质疑。
2024年上半年,再质押概念引爆加密市场。EigenLayer作为首个推出ReStaking模型的协议,带动Ether.fi、Renzo等项目爆发式增长。据RootData统计,赛道累计诞生70余个项目,2024年融资达27起,吸金2.3亿美元。
然而进入2025年,赛道明显降温。数据显示,再质押协议总TVL从2024年12月290亿美元峰值降至224亿美元,跌幅22.7%。EigenLayer日存款地址数跌至个位数,验证者参与率不足3%。11个项目已停运,早期泡沫开始出清。
面对增长瓶颈,Ether.fi选择向应用层突围。其推出的加密新型银行方案整合现金卡与质押服务,试图构建金融闭环。而EigenLayer则转向基础设施领域,通过EigenCloud整合数据可用性、验证等模块,近期获得a16z7000万美元投资支持。
目前EigenLayer仍以142亿美元TVL占据63%市场份额,其生态中Ether.fi占比75%。但两家头部平台代币价格较高点均回调超70%,反映出市场对单一再质押叙事的重新评估。
行业分析认为,再质押正从独立赛道转变为底层模块。Ether.fi产品扩展和EigenLayer基础设施布局,显示项目方正尝试将再质押嵌入更复杂的应用体系。这种转型或将决定赛道能否突破当前增长瓶颈,在加密生态中保持长期价值。
截至2025年7月,再质押协议整体TVL仍维持在224亿美元规模,但用户活跃度下滑明显。赛道能否通过产品创新重获动力,仍需持续观察头部项目的转型成效。
先进加密加持,每一笔交易都稳稳的安全!
本平台作为加密货币信息分享站,不提供交易服务或个性化投资方案。请根据个人情况谨慎决策,风险责任自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