8月1日,香港《稳定币发行人监管指引》正式生效,该条例因严苛的反洗钱要求被业内称为"全球最严稳定币法规"。同日,美国证监会宣布将建立适应链上金融的新型监管框架,两大金融中心截然不同的监管路径,标志着加密行业格局分化进入新阶段。
香港金管局7月29日发布的配套文件显示,稳定币发行方需执行用户实名验证、5年以上数据留存等规定,且不得服务匿名用户。金管局助理总裁陈景宏表示,现有行业监测工具未能有效降低洗钱风险,因此采取"风险为本但谨慎"的监管方式。这一规定使得非银行机构几乎无法满足准入条件,香港稳定币也难以与主流匿名钱包及DeFi协议兼容。
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,美国证监会正推动四项链上金融改革:建立加密资产分类标准、赋予DeFi合法地位、合并金融牌照制度、引入创新豁免机制。新框架允许证券与非证券类加密资产在合规平台共存交易,并为去中心化应用开发者提供明确合规路径。
监管分化已引发市场连锁反应。新加坡6月实施"无牌即退"政策后,出现Web3企业撤离潮。业内人士分析,美国可能凭借制度优势进一步巩固加密行业中心地位,而香港等地区或需通过差异化监管寻找生存空间。这种监管路径的分野,将深刻影响未来全球稳定币市场格局与技术创新方向。
先进加密加持,每一笔交易都稳稳的安全!
本平台作为加密货币信息分享站,不提供交易服务或个性化投资方案。请根据个人情况谨慎决策,风险责任自负。